NBA并未针对贾-莫兰特进行任何形式的特别对待,无论他如何试图将自己塑造为受害者形象。
我们无法忽视他在周四晚在迈阿密进行的绝杀球,但这位灰熊球星似乎有意让他的复出之路充满波折。就在联盟办公室就其持枪手势发出警告的同一天,他在电视直播中再次重复了这一动作,并被处以罚款。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莫兰特对于联盟规定的漠视。
莫兰特的行为不仅是一个手势问题,更是关于联盟如何让这位备受瞩目的球星认识并尊重比赛规则的问题。这种自毁前程的行动严重破坏了他在球场上的优秀表现所累积的声誉。或许,这是他在竞技状态下的冲动失控,或许是出于叛逆心理而故意挑衅联盟,又或许是他的无知所致。尽管公众可能更倾向于相信第一种可能性,但鉴于他过去的记录,人们已经无法再轻易地信任他。
如果莫兰特真的想与联盟展开一场“莫兰特VS联盟”的较量,那么他应该看看自己是否能在这一场自选的山头争夺战中取得胜利。虽然莫兰特并没有犯下滔天大罪——毕竟他并没有携带武器上场——但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扼腕的地步。
莫兰特对于这一切的态度令人担忧。在迈阿密他说:“我早就习惯了,过去两年我基本就是个反派角色,所以无所谓了。”这番言论让人怀疑他是否陷入了“与全世界为敌”的错觉。实际上,这场战役一直都是“贾-莫兰特VS贾-莫兰特”的较量。尽管有很多人期待他的成功,但也有不少人希望看到他失败。
NBA是一个需要应对各种批评的联盟,包括“球员黑人比例过高”这样的荒谬批评。亚当·萧华是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中最维护球员利益的总裁。然而,莫兰特却选择与这样的体系对抗,他的逻辑令人费解。
或许莫兰特的意图是挑战美国泛滥的枪支文化?如果是这样,他可以将联盟中普遍存在的开枪庆祝动作作为焦点,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殉道者形象。然而,与其他仅做手势的球员不同,持枪争议始终围绕在莫兰特本人身上。
现在的情况与凯文·加内特在2004年季后赛抢七大战前的言论已经大不相同。当时他说的话并没有引起体育界的轩然大波,也没有受到罚款。然而,作为NBA的观众,我们不禁要问:上一次看到贾-莫兰特是什么时候?是在过去的全明星赛、奥运会还是季后赛中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莫兰特确实曾经有过辉煌时刻——当他健康出战时是他的价值所在。但公众对他的记忆仍停留在Instagram上的持枪自拍以及法庭证词上。太久了,我们无法再将他与令人激动的精彩表现或个人魅力联系起来。近年来他的个人品牌一直与枪支文化紧密相连染上着匪帮形象的暧昧气息。
自从三年前莫兰特在季后赛因伤退赛后灰熊队的发展轨迹就变得坎坷异常尽管理论上仍有重振旗鼓的时间窗口但自2022-23赛季以来他仅出战了56场常规赛这主要归咎于伤病而非禁赛但缺席终究是缺席了。这让人不禁思考他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在处理莫兰特的问题上似乎总是网开一面。上周针对他持枪手势的调查中NBA并未严厉处罚而是采信了莫兰特的说辞并仅以警告了事这已经是一种纵容了。
回溯到2023年的首次网络持枪事件联盟并未立即对莫兰特进行禁赛或处罚尽管NBA的章程规定球员在参与与NBA相关的事务时不得携带枪支但莫兰特的行为并未立即引发严重后果直到他在某次采访中自我放肆的言论后才被禁赛数场。这显示出联盟在面对莫兰特的问题上一直持有一种容忍的态度直到无法再容忍为止。
当泰勒·詹金斯被解雇时NBA世界并未将矛头指向这位当家球星虽然这类事件中核心球员通常要负首责但人们似乎并未过多关注这一点。甚至在灰熊临时教练被问及如何驾驭莫兰特时也只是冷淡回应了这一问题这可能暗示了管理层在公关危机处理中的失职问题不仅存在于莫兰特个人身上而是涉及到整个球队和未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如果还有人认为NBA不愿全力扶持莫兰特那就真是选择性失明了。尽管勒布朗·詹姆斯和斯蒂芬·库里仍然处于巅峰状态但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正在逐渐走向尾声新的接班人